1937 年以前,我国各地的垂钓者都是用线直接拴 鱼钩柄,浮钓不装锡砣,沉底钓时,在离拴钩不远处的线上安一锡砣,随人而宜。 有的将锡砣安在离钩 5 厘 米处,有的 10 厘米处,有的 20 厘米处。 由于锡砣离钩 远,锡砣上方才是浮漂,因此,有些小鱼吃钩,钩动砣不 动,浮漂显示不出来;有的漂有反应时,鱼已吃掉饵料 将钩吐出,钓者提竿总是空的。 于是,钓者将锡砣逐步 向钩柄方向移动,这段距离越短,灵敏性越高,但移至 钩柄 2 ~3 厘米时,没人再向前移了。 当时的钓者有这 么一种认识,锡砣是铅锡所做,大、硬、重,鱼唇碰到后 就不吃钩了。 所以,当时钓鱼的效果尤其是在池、塘、 河、湖一些小水面、静水面钓鱼效果都比较差。
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了。 日本鬼子占领了武汉 三镇。 汉阳兵工厂的几位钣金工不愿为日本人制造枪 炮屠杀同胞,回到了湖泊、小河多的湖北鄂州农村以钓 鱼为生。 他们用中国传统的卧钩垂钓(图 40),效果不 理想,老是逃鱼,一天下来也钓不上几斤鱼,难以养家 糊口。 他们认为河塘、湖泊中的鱼很多钓不上来,关键 是鱼钩有问题,于是将铅坠锡砣装到了钩柄上(见图 41)。 先是葫芦形,在葫芦形的凹处拴线,果然吃钩率 高,浮漂显示明显。 只是拴住后,钓上一二条鱼,由于 鱼的挣扎,线结滑动,还是易跑鱼,而且钩尖不再朝上, 需用手重新校正以后,钩尖才朝天。 经过反复实践,他 们又发明了在锡砣中间垂直钻孔,从孔中穿线系钩的 方法,这样,钩砣不会再转动,钩尖永远朝天,钓鱼效果更好了。 他们在钓鱼实践中感受到,由于河塘底部污 泥多,卧钩的锡砣和钩落入水底后,其重量比污泥表面 浮力重,就会不断下陷,一般 5 ~7 分钟就会全部沉入 污泥中,鱼儿不会来食;即使卧钩不下陷,平躺在污泥 上,其食物的香、腥味只有一半向上散发,向左、右、前、后散发的很少,诱鱼率也低。 立钩则不同,由于锡砣和 钩为连体,落入水底后,钩尖朝天,高出水底 2 ~3 厘 米,这可使钓饵的香、腥味向上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个方面 扩散,诱鱼率比卧钩只能向上一个面扩散高了几倍;由 于钩尖高出水面,这五个面的鱼在水体中 3 ~5 米远就 可看见蠕动的蚯蚓或雪白的面粉,其诱鱼率又比只有 在钓饵上方才能看见诱饵的卧钩高了几倍,吃钩率高, 钓取率肯定也高。 钓鱼就是要鱼不断吃钩,鱼不吃钩 谁肯去垂钓,这是其一。 其二是,钩砣连体,鱼嘴一动 钩,砣也跟着动,浮漂就有反应,使钓者敏锐地感觉到 鱼吃食的任何动态,哪怕只是鱼唇碰碰钩饵,浮漂也有 一颤一颤的反应。 而卧钩由于钩、砣之间有一段 3 ~5 厘米的鱼线连接,鱼碰钩、吃钩、品味饵料砣不动,浮漂 反应不出来,其敏感性就差,这又是朝天钩的一个特 点,上鱼率明显增高,脱钩率明显减少。 他们用这一新 发明的鱼钩钓鱼,其钓获量是以前用卧钩的 3 ~5 倍。 不久,他们又到江西九江、安徽安庆、池州、繁昌、芜湖 钓鱼,并制作鱼钩卖,广为推广自己的发明,迅速把朝 天钩推广开来。 抗战后期,他们到南京、无锡与生产鱼 钩的小业主一起生产,制造出闻名东南亚的铁锚牌鱼 钩。 解放后,该鱼钩厂公私合营,仍继续生产,其产量 一直列全国前位,质量好,品牌多。 无锡钓鱼爱好者在 太湖垂钓实践中又将立钩制作向前推进了一步,制造了外裹铜皮、内焊铅锡的铜牌朝天钩。 这种钩一是比 仅焊铅锡的立钩牢固耐用,二是美观大方,表面平滑, 击水阻力小,三是铜皮闪光锃亮,在水中闪烁,可起到 “色诱”的作用。 为了钓到大鱼时线不至于磨断,多钓 几次线不会被损伤,他们在锡砣的穿线孔中装塑胶管, 线从塑胶管中穿入,钓到鱼后,线不直接和铅锡摩擦; 在锡砣底部挖槽,使线从塑胶管中穿出后沿槽到钩柄 拴结,钩、线衔接得更牢靠。 现在,从重庆、万州、宜昌、 武汉,经黄石、九江、芜湖、南京,直达无锡、苏州、上海, 沿江大、中、小城市中的几百家渔具店,家家皆有这种 立钩出售,江南地区上千万钓鱼爱好者,无论平时钓鱼 活动还是参加钓鱼比赛,绝大多数人喜欢用立钩。 自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台湾钓法传入各地后,不少人 采用台湾钓法,但平时在自然水域中垂钓,他们还是用 立钩,在比赛中钓大鱼,还是用立钩的多。 不少钓者在 比赛中运用自如,有的并不亚于台湾钓法。 20 世纪 90 年代初,在安徽合肥和江苏无锡都举行过全国性的钓 鱼比赛。 在合肥,拿到尾数多冠军的钓者用的就是立 钩,他凭娴熟的钓技和准确、及时、快速的拉杆装饵技 巧将 10 多名采用台湾钓法者甩到了后边。 在无锡的 一次钓鱼比赛中,大概由于天气关系和大鱼吃钩机会 多,采用台湾钓法者显不出特长,立钩钓者运用浮钓、 拖钓等传统手法,夺取前 5 名,仅第 6 名是位采用台湾钓法者。 由此可见,池塘江湖立钩钓在当前和今后有 着十分广阔的前途。